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北市立文獻館信義區文史地圖

臺北市立文獻館信義區文史地圖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
解說點014

松山進安宮(圖1)

圖1:解說點14

松山進安宮主祀五年千歲,由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分靈來此。最初是由雲林褒忠地方移民於民國48年分靈帶來神像供奉於家中問事,民國60年於現址搭建木造廟宇奉祀,由於香火鼎盛且適逢道路開拓而損及原有木造廟宇,遂決定募資重建,於民國75年重建完成,並將十二尊千歲全部分靈北上,同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日吉時入火安座奉祀。民國92年奉市政府民政局補辦寺廟登記為「松山進安宮」。

五年千歲之名,乃因五年舉行一次科年醮典而得其名(首尾五年,實則間隔三年而已)。奉祀十二尊千歲為張、徐、侯、耿、吳、何、薛、封、趙、譚、盧、羅等姓氏,相傳受玉皇大帝敕命為代天巡守十二天王,主宰民間善惡,除暴安良,巡查四方,賞善罰惡。每逢寅、午、戌年稱為「五年大科」或「五年科年」,於農曆10月舉行祭祀大典,象徵五風時雨,五榖豐登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合境平安(寅、午、戌對應的是侯府、薛府、盧府千歲)(圖2、圖3)。

圖2:五分埔松山進安宮主入口牌樓

圖3:五分埔松山進安宮一景

 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