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cent數據載入中... |
解說點11
信義國小門口(圖1) 前四四附小 信義國小
圖1:解說點11
緊鄰四四南村東側的四四附小設立於民國38年8月1日,是國防部四四兵工廠興建給兵工廠眷戶小孩的學校,其位置緊鄰四四南村丙字號旁。當時的校舍為一層樓高的木造建築,呈現類似「士」字型的配置,第一排為教室,第二排為教室、辦公室、校長室及相關服務空間(圖2、圖3)。
圖2:民國47年(1958)臺北市圖信義國校與四四幼稚園。.
圖3:民國63年(1974)臺北市舊航照影像,橫斜的道路是原信義路五段、現今的松勤路,下方正中央的就是信義國校(馬路對側是幼稚園),其左側是原四四南村的丙字號區。
校園正門由舊信義路五段進入(斜向道路),校門進來後旁邊有一個傳達室,數幾年才拆掉。學校後有一個牆,是象徵精神堡壘也像個屏風,還有個一百五十公尺不到的操場,操場中間靠近教室的地方有一升旗臺。當時的教室很好玩,前面一排為5間,兩個側邊有3間,呈不規則形。操場左邊是一間獨立的美勞教室,美勞教室的旁邊有個防空洞。操場右邊還有一個倉庫作為體育器材堆放處。 學校東側為兵工廠單身宿舍,南側則為田地,北側隔舊信義路五段與四四婦幼相對,幼稚園以北為四四兵工廠。四四婦幼的面積與信義國小差不多,有3棟平房,教室前方有草坪及遊樂場,進入校門之後則有林蔭道路。早期學校教職員薪水津貼、水電費用等都是由四四兵工廠支付,學校老師當中也不乏眷屬。 隨著四四兵工廠眷屬第二代人口越來越多,學校學生數量也快速增加,四四兵工廠無法持續負擔四四附小辦學經費,為維持品質,民國45年四四附小由教育局接辦,更名為信義國民小學。更名後,學生仍以四四南村、四四東村及四四西村的小孩居多,是一外省第二代為主,具有外省族群特色的學校。
四四南村所在地原是一塊無主地,民國39年有過一次土地總登記,乃被登錄為國有財產地,當四四附小交給市政府時,所有四四南村的地也都歸屬於學校,四四兵工廠與市政府之間協議在眷村改建後,校地將交還給學校。民國67年配合信義計畫區的實施兵工廠遷至三峽。 此時,四四眷村也開始改建,民國69年以軍官為主的四四西村正式拆除,民國72年忠駝國宅落成。同年,四四婦幼亦改建,並將部分土地出售,即今日的鴻禧花園大樓,民國79年,四四婦幼全部拆除改建(圖4)。 圖4:信義國小操場一景(106年8月攝),畫面中右側照明燈旁的大樹下就是原四四南村的防空洞位置。 ![]() 瀏覽數
![]() |